家门口“育”见“宝宝屋”_服务_安仔_社区

当街角的梧桐树再次铺展绿荫,属于孩子们的节日“六一”儿童节如期而至。 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,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相当数量没有进入幼儿园和托儿所,主要由家庭来负责照护。 “宝宝谁来带?”“家长临时有事,宝宝放哪里?”这是很多婴幼儿家庭要面对的问题。 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 上海探索社区托育服务——“宝宝屋”。与幼儿园的全日托不同,“宝宝屋”提供每天上下午各两个小时的临时托和计时托,家长有事时可以就近短暂地托管宝宝。 在上海市的一家社区“宝宝屋”里,2岁的安仔在保...


当街角的梧桐树再次铺展绿荫,属于孩子们的节日“六一”儿童节如期而至。

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,我国现有约3000万名3岁以下婴幼儿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相当数量没有进入幼儿园和托儿所,主要由家庭来负责照护。

“宝宝谁来带?”“家长临时有事,宝宝放哪里?”这是很多婴幼儿家庭要面对的问题。

民有所呼,我有所应

上海探索社区托育服务——“宝宝屋”。与幼儿园的全日托不同,“宝宝屋”提供每天上下午各两个小时的临时托和计时托,家长有事时可以就近短暂地托管宝宝。

在上海市的一家社区“宝宝屋”里,2岁的安仔在保健老师的照护下,和小伙伴玩着游戏,平日里负责照顾安仔的外婆放心地去买菜、办自己的事情……这样的场景,已成为上海三百余个社区托育点位的日常剪影。

“宝宝屋”把专业托育机构的服务“搬运”过来,教育等部门全程“盯紧”质量,运营资金由政府承担。每位宝宝一年至少可以享受12次免费服务。

中国式现代化,民生为大

“宝宝屋”的出现,彰显了城市的温度——根据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调整思路,创设民生服务。

幼有善育,关系千万儿童健康成长。呵护了宝宝就是呵护了千家万户的幸福。

总监制丨闫帅南 王姗姗 监制丨马丽君 编导丨白云飞 赵紫燕 记者丨盛瑾瑜 摄像丨陈硕 魏如松 编辑丨尹杰 王安然 王萧宇 杨波 遇剑 毛卉 刘霄 雷津铭

©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。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使用。

发布于:北京市

相关资讯